編者按
值此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,為更好地服務患者,奮力開創“新醫療、新體驗、新未來”新局面,自2月份以來我院舉辦了首屆“生命值得最好的對待”征文大賽,涌現出一段段醫患情深的感人事跡。經過專家組綜合評審,共評出一等獎1名,二等獎3名,三等獎5名,鼓勵獎若干名。現將選登作品陸續公布,以供閱讀。
這個問題,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。每天機械的從家里和單位往返,沒有核心意義的持續工作,就像沒有靈魂的木偶。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,先別提能否達到匡扶社會的偉大心愿,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已經實屬不易了,那么,我只能給我的日常工作賦予本身之外更多的意義。
我,是一名醫療系統的工作者,不是一線的醫護人員,只是一名普通的宣傳工作者。在我們醫院里,有嬰兒的哭聲,有患者家屬的笑聲,也不乏儀器作業時發出的聲音。在我們醫院里,有對嬰兒悉心照顧的阿姨。有挽救病人斷肢的名醫,有塑造顧客絕美容顏的圣手,也這些在平常人看來習以為常的事,卻都被在這工作了幾年的我們看在眼里。他們是那樣的善良,那么的敬畏生命,對我也造成了深刻的影響。作為他們背后的發聲者,我的工作就是將更多醫生的偉大事跡告訴人們,讓更多人深刻的感受到,生命值得最好的對待! 就在前幾天,我看了一本叫《生命擺渡人》的書。這本書翔實的還原了抗疫一線的快遞小哥汪勇冒著生命危險,為武漢的醫護人員提供志愿服務的事跡。從日常的出行、用餐,到修眼鏡、買拖鞋,他有自己的妻兒家人,為了他們的安危,他獨自居住在小隔間,經歷著每天十幾二十小時的志愿工作。自此之前,他也從未想過自己能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,能喚起這么多人與他站在抗疫第一線。“醫生搶救患者,我們守護醫生”!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團隊憑借著極其堅韌的內心,克服了迎面而來的困難,聚攏溫暖,守護英雄!
合上書,我閉上眼,試想著如果那個人是我,我會怎么做,我能否站出來不顧生命的去守護他人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應該就是我內心的善意開始催動了吧。只有在以某種有價值的東西做目的時,生命才有價值。偉大哲學家黑格爾如是說道。非常感謝能有這段醫療工作的經歷,讓我看到人間有這么多善意,生命也能如此多彩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對所有人、事、物堅持善良的內心,這便是對生命最溫柔的對待。